文/王嘉康 何麗華 曾健瀅
暨南大學附屬廣州復大腫瘤醫(yī)院院長牛立志博士的科研團隊針對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治療方法,主筆撰寫了“胰腺癌的冷凍手術臨床實踐指南”,于2017年7月24日正式發(fā)表于美國胰腺癌領域權威學術期刊Pancreas(中文譯名“胰腺”)。
該“實踐指南”或為局部晚期胰腺癌的規(guī)范化治療奠定了重要基礎。
手術、化療和放療是治療胰腺癌的“三板斧”,但療效不甚理想。近年來,在CT或B超引導下的經皮冷凍手術療法得到廣泛應用。經皮冷凍療法在治療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中顯現(xiàn)出了更好的療效。國際冷凍治療學會和亞洲冷凍治療學會匯集了來自奧地利、日本和中國的專家,共同討論治療方法,并就胰腺癌冷凍技術的適應癥、禁忌癥和首選技術達成一致意見。

達成專家共識
胰腺癌是最致命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病率在消化系統(tǒng)癌癥中占到8%至10%,且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手術、化療和放療是胰腺癌治療的常規(guī)手段,但療效并不顯著。根治性手術切除仍然是目前首選的治療方法,但不幸的是,有超過4/5的病例由于達不到手術適應癥需求而無法進行手術。
雖然化療和放療在某種程度上為一些不可切除的病例提供了短暫有效的幫助,但卻極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隨著影像醫(yī)學的不斷進步,冷凍手術自1984年首次被國際冷凍治療學會榮譽主席Korpan(中文譯名“柯本”)教授應用于局部晚期胰腺癌治療后,經過不斷發(fā)展,在過去十年內成為大多數(shù)不可切除的胰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
根據(jù)以往一些系統(tǒng)性回顧文章表明,冷凍手術,尤其是經皮冷凍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痛苦少的特點,對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治療安全有效。冷凍手術結合其他治療時,對于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也顯現(xiàn)出明顯的優(yōu)勢。
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的一些醫(yī)院已經開始廣泛應用冷凍手術技術治療局部晚期胰腺癌,這項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冷凍手術的發(fā)展。然而,目前世界范圍內缺乏針對冷凍胰腺癌的規(guī)范化治療指南。
今年7月,國際冷凍治療學會副主席、暨南大學附屬廣州復大腫瘤醫(yī)院院長牛立志博士率領的科研團隊在徐克成教授以及世界各國專家的指引下,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寫的題為“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ryosurgery of Pancreatic Cancer”(中文譯為”胰腺癌冷凍手術臨床實踐指南)的冷凍胰腺癌專家共識,正式見刊于美國胰腺癌權威學術期刊Pancreas(中文譯名“胰腺”)。
其參考文獻部分引用了牛立志博士科研團隊十一篇已發(fā)表的胰腺癌冷凍治療文章,這些文獻的發(fā)表,為達成世界冷凍治療共識提供了科學、有力的基礎。
該篇共識匯集了來自奧地利、日本以及中國等國際冷凍治療學會和亞洲冷凍治療學會專家成員,專家們就胰腺癌冷凍技術的適應癥、禁忌癥和臨床路徑達成了一致意見。該篇共識為專家們初步的共識聲明,也將為臨床案例治療提供可靠的指引。
文獻摘要

臨床路徑

科研團隊介紹
牛立志博士:國際冷凍治療學會(ISC)副主席;暨南大學附屬廣州復大腫瘤醫(yī)院院長;暨南大學碩士導師;復大國際冷凍治療中心和納米刀治療中心首席專家;復大腫瘤研究所科研項目帶頭人。榮獲2017年度“廣東好醫(yī)生”稱號。

近幾年來,主要從事腫瘤的經皮微創(chuàng)冷凍治療,在肝癌、肺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腸癌、腎癌、甲狀腺癌、腹腔腫瘤等實質性腫瘤的微創(chuàng)治療方面獨樹一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完成了世界最多例數(shù)、最復雜的冷凍治療。
主編參與了8部冷凍治療專著,其中包括中國第一部冷凍治療專著《腫瘤冷凍治療學》。迄今共發(fā)表冷凍治療研究論文46篇,其中胰腺癌冷凍治療論文10篇,包括SCI文章24篇,中文核心期刊22篇,是亞洲范圍內冷凍手術例數(shù)最多和發(fā)表文獻最多的團隊之一。
牛立志帶領其科研團隊完成多項國家級、省級重要科研項目,包括胰腺癌冷凍治療的綜合研究,循環(huán)腫瘤細胞在冷凍治療晚期胰腺癌療效評估中的作用以及中晚期胰腺癌冷凍聯(lián)合免疫治療前后循環(huán)腫瘤細胞的變化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