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癌癥發(fā)病率越來越高
我們身邊患癌的人也不斷年輕化
也許很多人想過
為什么得癌癥的人越來越多?
怎么就患癌了呢?

日前,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赫捷院士和陳萬青教授牽頭發(fā)表在《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的重磅論文。
該研究專門針對中國人群,分析了23種主要致癌風險導致的不同癌種在我國的發(fā)病比例,還分析了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因各種致癌風險導致的患癌比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知識改變命運?!睆V州復大腫瘤醫(yī)院牛立志院長表示,許多人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卻不知道生活中有些常見行為對身體造成危害。由于人們對癌癥知識的不清晰不了解造成患癌甚至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因此學習癌癥知識,了解致癌因素,在源頭上預防才是重要的。

牛立志,主任醫(yī)師,副教授
現(xiàn)任廣州復大腫瘤醫(yī)院院長。國際冷凍治療學會(ISC)秘書長,亞洲冷凍治療學會副主席。發(fā)表國內外論文三百多篇,其中SCI論文81篇,參與編著醫(yī)學專著二十多本,主編三本,科研基金共25項。2017年7月獲得“廣東好醫(yī)生”;2019年被評為暨南大學首屆優(yōu)秀醫(yī)院院長。
中國常見的23種致癌因素
這份研究將中國各省份
最主要致癌危險因素
分為5類
???

(▲表一:與行為因素相關的風險因素)

(▲表二:與飲食因素相關的風險因素)

(▲表三:與代謝因素相關的風險因素)

(▲表四:與環(huán)境因素相關的風險因素)

(▲表五:與感染因素相關的風險因素)
在20歲及以上成人中,每年有103.6萬人死于上述23種致癌因素引起的各種癌癥,占全部20歲及以上癌癥死亡人數(約為229萬人)的45.2%。換句話說,只要防控好這23種致癌因素,中國每年超過100萬人可避免死于癌癥。
那么該怎么防控呢?
一、一定要戒煙、戒酒
“吸煙就是吸毒,一點酒都是致癌物?!迸A⒅驹洪L指出,即使你不吸煙,但是如果你周圍的人一直在吸煙,長期吸入二手煙也會有致癌風險。
建議:
1.戒煙對任何年齡階段的人都有益;
2.吸煙導致人均壽命縮短10年以上,但40歲以前戒煙,可以奪回9年壽命;
3.《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男性一天飲用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否則即為飲酒過量。25克酒精即白酒每次不超過1兩;啤酒,每次不超過一瓶;紅酒,每次限制在一紅酒杯左右。
二、適量運動
體育鍛煉不僅有助于減肥及保持體形,而且對癌癥也有預防作用。研究表明,每天至少進行30-60分鐘的中等到高強度體育鍛煉的人患癌癥的風險會降低,尤其是乳腺癌和結腸癌的風險。此外,有研究指出,其他幾種癌癥的發(fā)病率也有所下降,包括前列腺癌、肺癌和子宮內膜癌。
三、飲食健康,少吃加工肉制品,多吃果蔬
“多吃水果多吃菜,少吃紅肉,少吃烤肉加工肉,這與癌癥息息相關?!迸A⒅驹洪L解釋道,有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多吃50克加工肉制品,癌癥發(fā)病風險會升高11%。
另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建議,正常成年人每天應攝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新鮮水果。蔬菜中有大量的抗氧化營養(yǎng)素,比如蘆筍、蘑菇、大蒜、洋蔥、谷類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足夠補充人體所需,這些抗氧化營養(yǎng)素對癌癥的預防已成為學界公認。
四、控制體重和血糖
有研究表明,體重超標不僅會增加患食道癌、胰臟癌、子宮內膜癌和乳癌的風險,還可能增加患上膽囊癌的風險。而腰部儲存過多的脂肪,即便體重不算過重,也容易導致大腸癌,更年期后婦女乳癌、胰臟癌及子宮內膜癌。
體質指數(BMI)等于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24為超重,BMI>28是肥胖。健康的腰圍應該是女士在80厘米以下,男士在90厘米以下??刂企w重的根本在于管住嘴、邁開腿。
一旦發(fā)現(xiàn)血糖超標,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控制血糖。糖尿病是終身疾病,患者必須遵從醫(yī)囑,堅持系統(tǒng)、規(guī)范的治療。
五、遠離病毒,遠離癌癥
1 肝癌——乙肝和丙肝病毒、肝吸蟲
流行病學發(fā)現(xiàn),凡是乙型肝炎流行的地區(qū),大多數肝癌也高發(fā)。可見,乙肝和肝癌有著密切關聯(lián)。大部分的肝癌患者是由感染乙肝病毒,患上慢性乙肝,最終成為肝癌的。
因此,建議大家接種乙肝丙肝疫苗;在獻血或輸血時去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做好婚檢孕檢;少吃生的淡水魚蝦。
2 胃癌——幽門螺旋桿菌(Hp)
幽門螺旋桿菌對胃黏膜侵蝕是一點點推進,患者可能出現(xiàn)慢性胃炎、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萎縮等,最后才可能形成癌癥。有數據顯示,我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約為60%,感染者中胃癌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非感染者。
因此,餐前要洗手,盡量不要喂送食物,尤其不要口對口喂養(yǎng)幼兒;可以分餐制或公筷,且餐具經常消毒;建議40歲以上的人,每年要做1次胃鏡檢查和幽門螺旋桿菌篩查。
3 宮頸癌——人乳頭瘤病毒(HPV)
宮頸癌有明確的病因即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持續(xù)感染。通過積極預防及盡早篩查早期治療,是避免患上宮頸癌困擾的。
因此,建議女性接種HPV疫苗、注意個人衛(wèi)生、注意性生活衛(wèi)生;有過性行為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篩查。
4 EB病毒
EB病毒最常見的傳播途徑是唾液接觸,比如接吻、共用牙刷或杯子。90%以上的人一生中都會感染EB病毒,且多數人不會出現(xiàn)任何癥狀,有部分人因此患上淋巴瘤和鼻咽癌。
因此,建議接種EB病毒,避免口對口傳播和噴嚏飛沫傳播。
5 華支睪吸蟲
主要來自未加工或沒煮熟的淡水魚,會誘發(fā)膽管癌。因此,建議別吃淡水魚生魚片,把魚肉煮熟、煮透。
6 人類皰疹病毒8型
最常通過唾液傳播,多數人感染不會有任何癥狀,但部分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易患上卡波西肉瘤。
預防癌癥
真的很簡單
從現(xiàn)在開始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吧!